前 言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76年的风雨兼程,76年的砥砺前行。76年前新中国的诞生,是国家的重生,是民族的觉醒,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时刻。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热爱与期盼。向祖国诉说,是我们共同的情感寄托。
2025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6个生日。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每一寸沃土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每一条河流都见证了变迁的波澜。绘画作为文艺创作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它既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回顾中国美术的发展,美术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焕发出蓬勃的创作热情,在美术创作上凝心聚力,创作出一大批体现新时代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如国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粒粒皆辛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油画作品《开国大典》《父亲》《黄河》,雕塑作品《旗帜》《伟业》《追梦》,水粉作品《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向社会主义前进》《夜雨潇潇》等。美术工作者守正创新,生动表现中国精神、时代精神,作品的思想内涵、气象格局和境界品格,形成了“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创作新格局,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自信地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蕴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赵万和 江苏高邮人,先后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书法师从陈从周、周志高。2009全国十大文化经济新闻人物,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江苏书画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东西方文化交流协会书法篆刻研究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名誉副院长),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中国》杂志艺术顾问,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非遗专委会顾问,扬州市文联书法艺术顾问、书法院副院长。
2013年由中国书协等单位主办的“翰墨清风赵万和书法展”在全国政协礼堂成功举办,其先后走进南京财经大学与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讲授书法;被中央美术学院特别授予“2023艺术代表人物”荣誉称号。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书画展,被全国政协、中央党校、中纪委、中国驻外总领事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及园林名胜等单位机构永久珍藏或勒石;多次接受《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民晚报》、书画频道及地方卫视等媒体专题采访。
人物词条入选《中国当代书法史》。出版有《当代著名书法家个案研究——赵万和专辑》《赵万和书法》《赵万和书古诗百首》《赵万和书法艺术鉴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