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时代赋予中国书画新的艺术表达,推动艺术语言的不断传承与发展。文艺工作者秉持“传统与时代相融、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去感受、观察、体验,探索艺术创新,丰富表现语言,使中国文艺呈现出与时代相契合的崭新气象。伟大的作品是为人民而创作,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技艺,描绘中华大地的壮美河山和时代风貌、丰富人文精神内涵,展现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艺术情怀和责任担当。此次活动着眼于落实《“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反映人民的情感,表达人民的心声,记录中国书画的发展历程。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阔步迈向文艺强国,以“世纪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大师形象”树立起一座座文化自信的丰碑,成为展现时代风貌与传承民族精神的生动范本。
书法所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所揭示的是自我主观精神与心灵的感悟。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所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一观点强调了书法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流露。作为当代著名书法家,张天德善于运用各种笔法,将传统古法与时代审美相结合,兼具书法所表现的精神境界,抒发情怀与感悟;同时深入钻研诗赋,运用笔墨表现书法的气韵和情感,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深受赞赏。
张天德的书法特点主要体现在笔势流畅自然、结构严谨和谐、气韵生动传神。在书写过程中,他能够巧妙地控制笔锋的起落转折,在变化中追求和谐及平衡美,使每一笔都显得灵动而有力,既有笔姿的劲健,又有清雅的秀逸。这种流畅的笔势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整体美感,也体现了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追求。通过作品可以看到,运笔行笔上自然洒脱,点画安排合理到位,联系也十分紧密,藏着一丝古朴苍劲之感,可谓是集众家之长,融汇于心,在疏朗峻拔之中,呈现一种和谐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
不仅如此,张天德的书作中有一种气势美,追求一种气势磅礴的浩然之气,这种气势表现在章法上,也表现在结体上,既是风格之美,又是笔法之美。让观者能够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正大气象,尤其是字形结构更加稳重、踏实。这也是欣赏其他人书法所没有的一种感受,尽显文人书法精神气韵,抒发出学养胸襟及审美追求。可以说,张天德的书法,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是传统与时代的交融,是线条与心灵的对话。我们能领略到传统文化中的深厚意蕴,又能触摸到时代的脉搏。他为书法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当代书界不可忽视的艺术力量,激励着更多书家在传承与创新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进。
张天德,1963年7月生于陕西省大荔县。空军工程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电视台《艺术传承》栏目客座教授、《中国艺术家》栏目组终身艺术顾问,环球旅游频道《美丽中国》栏目组特邀导师,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时代人物》艺术顾问,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闪耀中国》栏目组特邀艺术顾问,CCTV央视书画频道签约艺术家;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诗书画艺术创作委员会副会长,陕西书画院顾问、陕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刻字硬笔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监事、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书画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授予“优秀指导师”,北京钓鱼台国宾礼艺术委员会授予“钓鱼台国宾礼艺术家”,全国政协书画室授予“2025年全国两会重点推荐艺术名家”,文旅部艺术发展中心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故乡大荔县文联表彰为“杰出文艺乡贤”并聘为终身艺术顾问。
艺术成就:
书法作品入选“首届中国书法艺术节”等大型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以及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地展出;经《中华英才》半月刊社推荐,书法作品以瓷板画形式镶嵌在国家名胜古迹——山西太原古县城陈列展出,在韩国碑林园等地有书法碑刻,在“献礼建国70周年华夏品牌艺术名家名作全国联展”中获特等奖;艺术海报在2025蛇年春节高铁专列主题巡展,艺术成就视频多次登陆纽约时代广场大屏;作品和艺术成就入选原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编辑的《影响中国的100位艺术家》《永恒的丰碑》,入编《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中国硬笔书法史》《陕西文化名人大辞典》等大型典籍;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以及人民网、光明网、《中华英才》半月刊网等官方媒体专题报道;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2025丹青盛典”书画春晚特邀嘉宾,应邀参加环球旅游频道(GTTV)《天涯共此时》——“欢度中秋·喜迎国庆”书画特别节目及其与美国华尔街卫视联合主办的“蛇年贺岁·翰墨迎春”2025首届全球名家春晚节目录制并现场采访,在广西三月三应邀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为祖国放歌”大型活动《名人说》专访报道。 出版有《实用硬笔书法艺术》《书法教程》等多部教材或专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中国文艺家——张天德书画特刊》2024年第3期;为《关门弟子》《热土军魂》等多部影视片题写片名;先后为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教材《大学语文》封面题字;艺术成就在CCTV《写意人生》、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时代人物》《美育视界》《强国丰碑》等栏目专题报道。
书法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华慈善总会、陕西省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赵朴初故居陈列馆、亮宝楼等政府机关、收藏机构、艺术团体和个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