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新时代的文化繁荣正为民族复兴伟业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最基本、最持久的磅礴力量。站立于时代大潮,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彰显艺术创作的时代特征、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所系和重要体现。在深入生活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扎根人民、聆听时代声音,在生活的细微处捕捉创作灵感,于丰富题材中彰显艺术格局,并不断向内生出艺术原创力,用一幅幅鲜活生动的作品展现出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此次“中国艺术界国际学术交流展”将集中展现中国艺术家在题材、形式和语言上的多元探索。作品立足现实生活,融合传统与创新,为文艺领域开拓新境界、新风尚和新格局,反映出时代风貌与独立的审美追求。以文明互鉴为路径,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绘制一幅多元共融、美美与共的世界文化新图景。

2025年在南昌人大书画室创作
陈海波,学者、书画家,主攻中国书画、装饰艺术和书画管理。香港城市大学博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手工委副主任,中国民协非遗进校园书法国画课题组主持人,北京大学书画管理课题组秘书长,粤教版书法教材编委和范字书写者,南昌理工学院传统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正高级装饰工程师),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签约艺术家,欧美同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学术评论:
笔墨承古意 丹青写新篇
——书画家陈海波艺术简评
2025年在青海民族大学参加学术会议
在中国传统书画复兴的浪潮中,陈海波以“根植传统,立足当代”的创作理念,在书法与绘画领域构建起独特的艺术世界。他兼具学者的深厚学养与艺术家的创作灵性,其作品既葆有传统文脉的温润底色,又洋溢着当代审美的鲜活气息,成为传统书画当代传承的典型代表。
陈海波的书法艺术彰显着对传统的深度溯源与个性转化。他师从欧阳中石、李永徹、王培东、阎雨、苏晨汀、王至、郑军健等先生,在广西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画院、香港城市大学、韩国东方文化大学院大学、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等院校深造,深耕历代名家法脉和中外艺术,于王羲之的灵动、颜真卿的厚重、欧阳询的严谨中汲取养分,最终形成兼具古意与生机的艺术风格。其作品以楷书、行书、隶书见长,笔下汉字舒展流畅,如呼吸般鲜活灵动,章法布局上行气贯通、错落有致,于规整中藏巧思,于从容中见功力。从《左宗棠语书法》的沉雄大气到《天演论》的雅致清新,再到《滕王阁序》小楷题款的精谨端庄,无不印证着他“取百家之长”的艺术追求与扎实功底。
2023年在香港城市大学
在绘画创作中,陈海波实现了山水与花鸟的双重突破,更将书法笔意融入丹青笔墨。他的山水画大开大合,气象博大,《松峰云海》《金秋时节》等作品中,笔墨浓淡相宜,疏密有致,提按转折间的韵律感赋予画面强烈视觉张力,而细节处的山水文气又尽显雅致意趣。花鸟画则另有乾坤,《硕果图》《繁如瑞雪压枝开》等作品灵动精巧,花草遵循自然之理却不失艺术张力,虫鸟造型精简而灵气逼人,静态之美与生机活力相映成趣,满纸诗意盎然。这种“山水尚气,花鸟尚趣”的创作特质,正是他将人生体验转化为艺术灵感的生动写照。
2020年在韩国东方文化大学院大学
“以书入画,书画相融”是陈海波艺术的鲜明标识。书法的线条功力为其绘画注入筋骨,绘画的意境追求又丰富了书法的内涵,二者在他的作品中形成有机整体。《古阁今韵》便是典范——作品将滕王阁的古雅与现代建筑的新锐熔于一炉,配以《滕王阁序》小楷题款,实现了传统文赋、古典建筑与当代景观的完美交融,诠释了“古今相融”的创作智慧。这种融合并非技巧叠加,而是文化底蕴与时代感知的深度碰撞,让传统笔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19年在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
艺术之外,陈海波更以传承为己任。他独编或参编18部书画教材,作品与论文多次发表于权威报刊,还荣获广东省同奔小康路美术书法摄影展金奖等诸多奖项,其作品在翰海四季等拍卖会高价成交,更入选中韩、粤台等国际交流展。从非遗进校园课题到书画管理研究,从创作实践到教育传承,他以行动践行着“写生为基,创作为本”的承诺。
陈海波的艺术,是传统文脉的当代延续,更是个人心性的真实流露。在他的笔墨世界里,传统未曾褪色,创新有据可依,恰如他始终坚守的艺术初心——以笔墨为桥,让中国书画在传承中发展,在守正中新生。


古铜春韵(花鸟)
祥瑞(山水)
吴淞江上(山水)
天扃峡险露烟鬟(山水)
兰瓷(花鸟)
时光(花鸟)
菩萨蛮·大柏地(书法)
苏轼文选(书法)
醉翁亭记(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