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阅兵展国威·丹青铸灵魂——特别推荐艺术人物孙家声

2025-09-03 08:22人民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746 分享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灵魂,它铸造着国家和民族的心灵和品格,一个民族有了文化自信,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有了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而文化自信是促成这些目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Abstract: Culture is the soul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 Culture invigorates the country, and culture strengthens the nation. Without a high degre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without the prosperity of culture, there will be no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ulture is the backbone and soul of a nation. It casts the heart and character of a nation and a nation. Only with cultural confidence can a nation stand in the forest of nations in the world. Only when the people has faith can a country have strength and a nation have

 

 

孙家声(孙嘉声) 字读书,又字其已。1949年3月生。山东潍坊人。承家学爱书画,拜访李铎、王学仲、朱学达等学习书法。遍临先人墨迹,循古风形成自己的风格。研究书法史,从1984年至1994年历时10年,聘请赵朴初、启功、沈鹏、王学仲、武中奇、欧阳中石、蒋维崧、魏启后、邹振亚、包备五、张业法为顾问,姜春云为编委会主任,高占祥、孙轶青为副主任,与段复全、闫庆国3人为主编成功编纂《中国古今书家辞典》,添补中国书库空白,被书法界、出版界称为“一部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品”,“无愧于先人,有益于将来”。对推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产生深远影响。师从谭沛先生学习国画,从郭子宣先生学习篆刻。上溯徐渭、陈淳,继承历代以来的优秀传统,并精心研习齐白石、吴昌硕、于希宁、关山月、潘天寿、傅抱石等绘画大师的绘画技法,师古人、师造化中得心源,形成画风。酷爱梅花,以于希宁、关山月笔意入画,笔墨酣畅、雄浑厚重,“三魂一心”,是为“心画”。他精心创作的梅花作品都映射出于希宁铁骨冰魂、奇逸纵横、墨透纸背的风格。笔下的墨梅,冰肌铁骨,掩让姿异,格调高古;红梅,风骨雄奇,气韵丰沛,俨然一颗唤醒百花、普天万紫千红之心。他的巨幅作品,大气磅礴,气势恢弘,用笔奔放恣肆,用墨刚柔舒敛,浓淡枯湿相辉,整幅作品表现出梅花骨中香彻的君子气质和浩然于世的磅礴风采。

诗书画印无不涉猎。所画多自题诗词,立意深远。2018年至2021年创作梅花作品100幅、题梅花诗词100首,20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在潍坊举办百梅百诗展,2022年9月4日至10月4日在北京举办“喜迎二十大”百梅百诗晋京展,同时有两幅作品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参加“红心向党”书画展,2023年6月应邀两幅作品在荣宝斋画院参加“笔墨生辉·全国书画作品展”,2023年9月应邀两幅作品参加“一带一路国际艺术欧洲巡展”,11月23日应邀两幅作品在天津画院参加“时尚经典 书画名家邀请展”。12月上旬,在长沙举行的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东方红·伟人颂”书画诗词大赛获金奖,2024年4月24日应邀出席韩国世界艺术博览会并有两幅作品参展,一幅作品被韩国美术馆收藏。5月30日应邀出席泰国首届时代艺术金笔奖,获2024时代艺术功勋奖,两幅作品分别被泰国王室舒坦亲王、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收藏。8月应邀两幅作品在鸟巢国家体育馆参加全国青少年文体嘉年华及书画长卷喜迎法国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活动,一幅作品被收入吉尼斯500米书画长卷。9月,一幅作品应邀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庆祝巴黎奥运会举办展出,并被收藏。2025年1月16日应邀参加成都(汉承)首届艺术博览会书画展,1月18日应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国 东盟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参加书画展演交流。6月6日应邀参加安徽泾县中国宣纸博物馆“纸韵千年 墨舞丹青”全国书画家作品展,8月4日应中央书画艺术研究院邀请参加“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 共筑和平”书画展。印制出版有《中国古今书家辞典》《孙家声诗书画选集》《意造古境 画神心声—孙家声作品精选集》《金砖艺术家》《中国艺术教材范本—孙家声美术作品选》等。作品收入《笔墨生辉—全国书画作品集》《两会全国书画作品选》《非遗中国》《建党百年全国首批历史文化传承人》《楹联书画年鉴》《万福千寿—抗疫年鉴》《中国艺术榜样》《文坛经典 传世名家》等。

《中国古今书家辞典》主编,中国书画院院士,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画艺术院教授,中国楹联学会《书画艺术报》编委会副主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研修交流工作委员会特聘副主任,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潍坊书协、美协会员,潍坊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名誉会长,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副秘书长,博鳌亚洲艺术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名人书画艺术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胡润国际艺术品鉴定中心副主席 、艺术品鉴定专家,中国研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委员等;为金砖国家艺术家中国代表,CCTV艺术领航人物,文艺勇担当、新时代先锋人物,中国非遗领军人物,民族艺术品牌领航人物,应邀出席CCTV2021中国艺术家春晚,建党百年全国首批历史文化传承人。

 

 

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罗   杨

孙家声,一位书画兼攻、书画兼修、能书能画,具有全面素养的艺术家。可以说是书法家、绘画家、篆刻家和诗人。他的书法呢,可以说是循古风、重法度,有自己的风格。他的绘画呢,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形成了自己的画风。他涉猎制印,自作诗词,可以说是样样皆通、样样皆能。

 

其实呢,这点很符合我国传统的文人的风尚。历史上那些大家无一不是集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的大师巨匠。中国的传统艺术强调的是书画同源,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古人认为“画不通书道则画无义,书不通画理则书无趣”。所以在古人的眼里呢,没有专门的书法家,也没有专门的画家。如果能在其中一项上能够有较深的造诣,能够取得很大的成果,那么在其他的艺术方面也会有不俗的成就。历史上,就有很多这样能书能画、以书入画的书法家和画家。比如说我们特别熟悉的唐伯虎,是画家,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他的书法《落花诗册》也是书法艺术中的经典;还有比如赵孟頫,米元章等等很多古代的文人都是能书能画的。

 

 

古人喜欢画梅。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梅花作为四君子之首,宋代以后呢随着文热化的兴起,画梅就成为一种风尚。古人画梅,讲究形神兼备,重视写意和诗画相连。那么,我们今天要说的孙家声画梅。可以说,他所画的白梅,冰肌铁骨,格调高雅;他画的红梅,天真烂漫,气运天然;他的墨梅,能够让人感到王冕诗中所说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那样一种骨气、生气、清气和神气。

 

 

所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人强调的是诗书画要从小练起。那么,孙家声可以说是自幼就承家学,笔耕不辍,绘画也好、书法也好、篆刻也好,他都拜访名家大师,获得了真传。特别是他还重视理论上的修养,比如他组织编写了《中国古今书家辞典》,丰富了我国的书法史,被专家认为这是一部对中国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术和著作。如今,孙家声的书也好、画也好、篆刻也好,都进入了一种穷而后工、渐入佳境、炉火纯青、融汇贯通、出神入化的最佳创作状态。我也相信,也期待,他如今已经走进了艺术的收获季节。所以也希望他能够如杜甫所说的那样,“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祝愿他人书俱老,“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罗杨,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文化部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