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韩达财--时代印记

2025-11-04 09:59人民网 收藏0 评论0 字数1,746 分享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沧海横流,岁月成碑,中医文化依旧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其中,正骨技艺,作为中医文化的智慧结晶,在数千载春秋中不断发展。一代又一代的医者,秉持着救死扶伤的质朴初心,接过了传承中医正骨文化的接力棒,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守正创新,矢志不渝地总结并完善正骨手法,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健康福祉。在青海,一门历经百年、传至四代的韩氏正骨技艺,如   今因第四代传承人韩达财的坚守与创新,愈发焕发生机。作    为 这 门 非遗技艺的当代守护者,韩达财用数年的求学与实践, 将传统正骨与多民族医学融合,为无数骨伤患者筑起康复之 路。韩达财与正骨的缘分,从 8  岁便已开始。彼时,他跟在祖父韩加佑、父亲韩彪身边,看长辈用精湛手法为患者复位、疗伤,耳濡目染间,不仅熟练掌握了

家族正骨技艺的精髓,更埋下了“让这门手艺帮更多人 ”的初心。为了让家族技艺突破局限,2000  年,韩达财做出一个重要决定—远赴蒙古国,拜当地正骨名医乌力吉为师。这一去,便是 13  年。在异国他乡, 他沉下心学习蒙医正骨:钻研“天人合一 ”的自然疗法理念,掌握轻柔精准的复位手法,还学会了草药外敷、食疗调理等康复技巧。这段经历,让他的治疗思路跳出传统框架,学会从整体视角为患者制定方案。2013  年回国后,韩达财的学习脚步从未停歇。他拜北京食疗专家魏谠全为师,用四年时间钻研食疗与骨伤康复的结合,能根据患者体质定制饮食方案,加速骨骼愈合;同时进修针灸并考取资格证,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针灸技术,为正骨治疗添上“助力 ”。 2021  年,他又拜师藏医密宗传承人徐灏哲上师,习得藏医正骨疗法,让自己的医术体系更趋完善。也是在 2021  年,韩氏正骨成功入选西宁市和湟中区非遗名录。这份荣誉背后,是韩达财用疗效赢得的认可,一位腿部骨折的中年人案例,便足以见证他的医术实力。这位中年人在工作时意外摔伤,导致腿部骨折,通过询问以及观察患者神态来判断严重程度,患者一筹莫展,经人介绍后,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韩达财。了解病情后, 韩达财没有急于施治,而是先细致检查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体质状态,随后制定了一套“个性化方案 ”:用韩氏正骨手法调整骨骼位置,促进骨痂生长;融入蒙医草药外敷技巧,缓解局部肿胀疼痛;再搭配定制的食疗方,补充骨骼愈合所需营养。治疗期间,他还会定期跟进恢复情况,调整方案细节。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的骨折处逐渐愈合,不仅避免了二次手术,还能慢慢下地

行走,最终恢复正常生活。康复那天,患者特意上门致谢,说韩达财“不仅治好了腿,更给了他重新生活的信心 ”。2021  年,韩达财成立韩氏正骨堂,把这里当成传承与服务的“新阵地 ”。他一边通过收徒、办培训班,把自己融合多民族医学的正骨经验倾囊相授,一边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无论多复杂的骨伤病例,都亲自诊断、定制方案,用耐心与医术解除患者痛苦。如今,韩达财还有更长远的目标:他想把韩氏正骨堂打造成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机构,让这门百年技艺走出青海,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带徒授艺:培养徒弟 3  名,建立“理论 +  实操 ”教学体系,年传承课时超 300  小时;非遗推广:开展社区义诊、惠及群众 2000  余人次;研发创新:联合中医团队研发

“正骨康复操 ”。坚守“医者仁心 ”理念,推动韩氏正骨技艺活态传承,发扬光大。第一代韩宝仁,韩氏正骨技艺创始人。生于 1897  年,是青海兽医名家,百度,湟中县志都有记载。成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民间兽医韩宝仁医疗经验》一书。第二代韩加佑。终年 79  岁,为韩宝仁长子,在其父言传身教下,接骨 60  余年,技术精湛颇深,声名远外。第三代韩彪。 9  个子女中排行老三,生于 1944  年,现年 82  岁,自幼七岁开始,跟随其父韩加祐学习此技艺 70  余年,前二代基本上,创新了出生幼儿手足畸形恢复正常技术,共治疗 30  余例,全部恢复正常。第四代韩达财。生于 1966  年 10   月,前三代基础上,学习现代医学,掌握了藏医正骨,蒙医正骨,营养食疗,针灸

等。采用百家之长,更加完善韩氏正骨技艺,形成了韩纸正骨技艺的独特理论体系。第五代韩慧芸。韩达财独生女, 生于 1996  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完成学业同时,跟随其父自幼学习正骨技艺,目前掌握了其父全部技术,也成功入选西宁市湟中区非遗传承人,目前主要搞非遗传承工作。

韩慧芸:嫡传精修,承续家学作为韩达财之女,韩慧芸自幼随父习艺,系统学习韩氏正骨核心技艺。其父以“严苛门规 ”训导:每日晨起必练指力、辨骨相,夜则研读古籍医案。尤重“手摸心会 ”之法,凡遇脱臼、错缝, 必令其闭目施术,待手感通灵方准临证。十七岁起,韩达财携其出诊,挑梁复杂症例,经三年淬炼,终得“ 以轻制重,以柔克刚 ”心法,成为第五代代表传承人。安占婷、靳智伟:师徒相授,德技并重(安占婷,汉族,生于 2005  年 3   月,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通海人,目前大二在读,学习口腔医学技术。靳智伟,汉族生于 2005年 12   月,西宁市城中区人,目前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 安占婷二人由韩达财自民间遴选,入门前需经“三试 ”—试品性,试悟性。试学识。入师门后,授艺分阶而行:初级习“八法推拿 ”,通关节松活之术;中级授接骨术;习传世敷骨秘方;高阶则练“危症急救 ”,如颈髓复位等险技。

师徒同修二年终使二人各有所长—安占婷擅正脊整椎,靳智伟精丹膏熬制,现均已独施治。传承现状。韩氏技艺今以“家传师授 ”双轨并行:韩慧芸主理流派申遗与技法标准化,二徒深耕临床教学。三人年各举办传习课,使古术薪火绵延。

作为非遗韩氏正骨技艺的传承人及学徒,我们始终以“ ”技艺精进,疗效为先 ”为核心追求。在系统掌握正骨核心技艺,一包括手法复位,筋骨调理及康复指导的基础上,为提升综合疗效,先后拜营养食疗专家魏谠全为师,将“药食同源 ”,理念融入患者健康体系;又师从非遗徐氏藏医密法疗法。此外,通过考取中医针灸证书,进一步拓展了技术维度,实现正骨,针灸,食疗,体疗的协同应用。近年来,团队结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医学需求,创新研发了“三维联动治疗法 ”在骨伤康复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成功治愈复杂病例超千例,并获得全国2025  大健康产业影响力人物,10  月 17   日由国家卫生健委主任颁发奖项。目前韩氏正骨技艺已形成“传习 +  临床 +  科研 ”的立体传承模式,为传统医学的活态发展提供了范本。韩氏正骨堂几年来多次开展公益活动,以“传承中医正骨技艺,守护居民的骨骼健康 ”为主题,通过义诊,健康讲座等形式服务社区群众。活动中,团队为 200  余名市民提供免费的脊柱筛查,针对劲椎病,腰椎劳损等常见问题现场演示正骨手法,并赠送雪域骨伤膏和雪域续骨散,价值约 2  万元。活动还特别关注老年群体, 入户为行动不便者提供诊疗服务,获得广泛好评,此次公益活动及弘扬了传统医学文化,也强化了韩氏正骨堂的社会责任形象。